雨非雨,雪非雪

《教你读懂文学的27堂课》读书笔记:

  • 第10课 《雨非雨,雪非雪》

自然征候有所指。

经常我们能看到“大雨滂沱”、“雷电交加”之类的描述。
雨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什么?

《圣经》中关于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便是诺亚方舟。天降大雨,洪水淹没一切。从宗教的角度,水淹万物无疑是对人类这种陆生生物极为可怖的存在。而雨水,正是在撩拨我们内心的恐惧。

雨水更广泛的用于烘托气氛,推进剧情发展。“雨天显得朦胧、神秘、孤寂”,虽然“朦胧”靠雾也可以描写,可联想到“凄惨”,雨是任何天候都无法比拟的。

雨有清洁、洗涤的作用。不仅仅在于外表上的清洁。脾气暴躁、心情抑郁、心神不宁、思绪紊乱或者犯了错误,都可以在雨中找回感觉,进化出新的自我。
既然可以洗涤,当然也可以沾污,比如一不小心跌倒了,或者盛装而行却突降大雨。这种情况往往会把故事中的人物引向崩溃。

雨同样也代表生长和复苏。春雨如油,雨后春笋。如果哪部作品,在三四月里没了雨,那么一定意味着作者想要传达腐败和死亡的信号。

雨后天晴还会有彩虹。《圣经》里,上帝以彩虹为誓,对诺亚保证大洪水不会重演。所以彩虹代表了天地人的和谐。一旦在某部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到了彩虹,你总能发现一些友好的氛围在蔓延。

雾的表征很直观。既能代表真实环境又能表述心境。那种模糊的看不清的状态,总是会让故事的进展不那么明朗。进一步引申,还可以联想到一些暗处滋养的坏东西,视作品的内容而定。

“雪是荒凉的、沉闷的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,同时又好像在招手邀你去玩耍,雪既洁白又污秽,既严寒又温暖。”
这是本文作者对雪的定论,“随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”。